2009年高三历史古代史经济专题复习(新人新教版)
2009年高三历史古代史经济专题复习(新人新教版)第4页

  被统治阶级农民在起义过程中提出过"均田免粮",触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近代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革命纲领,但是由于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这种阶级的局限性,使他们也不能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完成废除封建制度的任务,实现劳动人民的解放。

  4.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②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

  ③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

  ④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⑤注意分裂时期还要考虑民族融合和民族间的交流。

  (三)重点问题延展

  1.中国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原因:生产力的提高,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目的:为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而进行生产。特点:以家庭为生产单位,自己自足;经营规模小,精耕细作;承担沉重的徭役和赋税,难扩大再生产,土地兼并严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征,而且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2.如何看待中国古代以农立国的思想及重农抑商政策

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由于农业生产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民之生计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大事来抓,努力督促和组织农业生产。

  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重农抑商政策实质上是维护封建的经济基础。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如商鞅变法积极推行农战方针,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从而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西汉初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汉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而在这时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把商与农的发展对立起来,并在重农抑商思想的指导下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这样就失去了其产生之初的进步性。

注意教材上提到的"抑商"措施:西汉时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对工商业者加重征税,对私营工商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唐朝政府设置官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