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全称命题"∀x∈M,p(x)"的否定为特称命题"∃x∈M,¬p(x)"即可得¬p,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可判断p真¬p假.
【详解】
因为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且需改写全称量词为存在量词,
所以全称命题命题p:∀x∈(-∞,2),3/(x-2)<1的否定是特称命题∃x∈(-∞,2),3/(x-2)≥1;
当x∈(-∞,2)时,x-2<0, 3/(x-2)<0<1,所以可判断p真¬p假,
故答案为¬p:∃x∈(-∞,2),3/(x-2)≥1 , p.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全称命题的否定,属于简单题.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否定与命题的否定有一定的区别,否定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时,一是要改写量词,全称量词改写为存在量词、存在量词改写为全称量词;二是要否定结论,而一般命题的否定只需直接否定结论即可.
12.{x|x≠±√3} (-∞,0)∪[1/3,+∞)
【解析】
【分析】
由3-x^2≠0求得函数的定义域;设y=1/(3-x^2 ),可得x^2=(3y-1)/y≥0,解不等式可得函数的值域.
【详解】
要使函数f(x)=1/(3-x^2 )有意义,则3-x^2≠0,求得x≠±√3,即函数的定义域为{x|x≠±√3};设y=1/(3-x^2 ),可得x^2=(3y-1)/y≥0,解得y≥1/3或y<0,即函数的值域为(-∞,0)∪[1/3,+∞),
故答案为{x|x≠±√3} , (-∞,0)∪[1/3,+∞).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定义域与函数的值域,属于中档题. 求函数值域的基本方法:①观察法;②利用常见函数的值域,一次函数的值域为R,反比例函数的值域为{y|y≠0},指数函数的值域为(0,+∞),对数函数的值域为R,正、余弦函数的值域为[-1,1],正切函数的值域为R;③分离常数法;④换元法;⑤配方法;⑥数形结合法;⑦单调性法;⑧基本不等式法;⑨判别式法;⑩有界性法,充分利用三角函数或一些代数表达式的有界性,求出值域.
13.√2
【解析】由新定义运算知,(2y)⊗x=(〖(2y)〗^2-x^2)/((2y)x)=(4y^2-x^2)/2xy,因为,x>0,y>0,
所以,x⊗y+(2y)⊗x=(x^2-y^2)/xy+(4y^2-x^2)/2xy=(x^2+2y^2)/2xy≥(2√2 xy)/2xy=√2,当且仅当x=√2 y时,x⊗y+(2y)⊗x的最小值是√2.
考点:1.新定义运算;2.基本不等式.
14.1/2 5/4
【解析】
【分析】
由f(1-x)=1-f(x)令x=1可求得f(1)=1,再令x=1/2可得f(1/2)=1/2,由f(x/3)=1/2 f(x),令x=1,f(1/3)=1/2 f(1)=1/2,求得f(1/6)=f(1/9)=1/4,可得f(5/6)=f(8/9)=3/4,利用非减函数的定义可得,f(6/7)=3/4,f(2/5)=1/2,故f(3/5)=1-1/2=1/2,从而可得结果.
【详解】
依题意知,f(1-1)=1-f(1)=f(0)=0,∴f(1)=1,
由f(1-x)=1-f(x),令x=1/2得f(1/2)=1/2;
因为f(x/3)=1/2 f(x),令x=1/2 ∴f(1/6)=f((1/2)/3)=1/2 f(1/2)=1/4,
∴f(5/6)=3/4,f(x/3)=1/2 f(x),令x=1,
f(1/3)=1/2 f(1)=1/2,f(1/9)=1/2 f(1/3)=1/4⇒f(8/9)=3/4,
∵5/6<6/7<8/9,f(5/6)=f(8/9)=3/4,
1/3<2/5<1/2,f(1/3)=f(1/2)=1/2
函数f(x)在[0,1]上为非减函数,
∴f(6/7)=3/4,f(2/5)=1/2,故f(3/5)=1-1/2=1/2,
∴f(3/5)+f(6/7)=1/2+3/4=5/4,故答案为1/2, 5/4.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解析式以及新定义问题,属于难题. 新定义题型的特点是:通过给出一个新概念,或约定一种新运算,或给出几个新模型来创设全新的问题情景,要求考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依据题目提供的信息,联系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实现信息的迁移,达到灵活解题的目的.遇到新定义问题,应耐心读题,分析新定义的特点,弄清新定义的性质,按新定义的要求,"照章办事",逐条分析、验证、运算,使问题得以解决.
15.(1)∁_R A∩B=(-2,-1];(2)实数m的值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