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历史经济成长历程一轮复习学案:第五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新人教必修二)
2011历史经济成长历程一轮复习学案:第五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新人教必修二)第2页

【单元导航】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光辉历程。

  基本线索:(1)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为过渡时期,主要进行工业化建设和三大改造,最终确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到"文革"结束,为曲折发展时期,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3)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为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内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并形成全方位的开放格局,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4)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复习方略:确立"一个核心",即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抓住"两个方面",即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关注"三个阶段",即过渡时期(1949~1956年)、曲折发展时期(1956~1976年)、改革开放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

  特别关注:(1)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经济建设的成就与失误,总结经验教训;(2)改革开放后三十年的基本历程,把握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基本史实;(3)重视横向联系,如中苏的改革、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等。

【考点概要】

考点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1.过渡时期(1949~1956):社会主义建设起步。

(1)建国初期(1949~1952):巩固政权,恢复经济。

①背景:由于帝国主义和国民政府的掠夺搜括,加上多年战争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②经济恢复:1952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

③意义:为国家开展___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①背景&条件:A.新中国的工业基础差,底子薄;巩固国防,需加快___进程。B.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C.借鉴__经验。

②方针指导:__________(1953年):

A.核心:__________。

B.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