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特征:_____(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一平二调(平均主义,无偿调用农民财产)。具体表现:土地公有,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
②宣传语:"鼓足干劲加油干,放开肚皮吃饱饭。"
③评价:超越了农村_____的水平,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破坏农业生产力,造成经济困难。
④教训:生产关系的改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6)调整与恢复:①指导方针:1960年提出"__________"的"八字方针"。②成效:1960年冬开始纠正农村中的"左倾"错误,到__年底经济开始好转;1956~1966年,____了独立的、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
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国民经济的劫难
(1)原因:"_____"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
(2)表现:"左"倾错误恶性膨胀,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直接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
(3)调整:①1971年,____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②1975年,邓小平明确提出_____的思想;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但被"四人帮"阻断。
【易错扫描】
1.新中国"过渡时期"(1949~1956年)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
2.土地改革运动确立的是个体农民的土地私有制,而不是集体公有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集体公有制。1949~1956年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的变化趋势是: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3.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其中的"和平过渡"既不是由企业公私合营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过渡,也不是由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到高级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而是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过渡。
4.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国家资本主义从形式上看与西方的国家资本主义是相同的,都是国家资本与私人资本的结合,但因为"国家"的性质不同,所以两者有本质区别。
5.注意区分文革与文革时期。文革是一场内乱,应该从根本上否定,而文革时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些成就就是党和人民对错误进行抵制的结果,不是文革的成就。
考点2: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1)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的两年时间里,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
(2)1978年夏,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_____"的错误方针,肯定了"____________",重新确立了_____的思想路线,打破了长期以来的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