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历史经济成长历程一轮复习学案:第五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新人教必修二)
2011历史经济成长历程一轮复习学案:第五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新人教必修二)第3页

③实施:__________(1953~1957):

A."一五"计划的特点:①集中力量、优先发展___;②把_____和______同时进行。

B.工业化建设--发展生产力

▲重点建设:a.行业:____及交通运输业;b.区域:____→形成东北老工业基地。

▲主要成就:a.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b.初步建立了独立的_____,初步形成了合理的_____;c.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_____________由此全面展开。

C.社会主义改造--变革生产关系

▲目的:适应国家___要求,早日建成____。

▲改造含义及实质:通过和平手段,使生产资料由___变成_______,属于社会主义革命。

▲过程:

▲结果:a.___年底基本完成改造,社会主义____的主体地位基本确立,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社会主义_____体制在我国基本确立,为社会主义_____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十年探索,曲折发展。

(1)中共八大(1956年秋):制定正确路线、方针。

①背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②主要内容:A.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____的要求同落后的____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____人民需要的的状况之间的矛盾。B.主要任务:集中精力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____变为先进的____。C.经济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③意义: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蓬勃开展起来;正确认识了国情,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一次成功的探索;但未能坚持下去。

(2)毛泽东发表《_________》(1956年):提出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3)__________(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①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_____地建设社会主义。②评价:反映了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国民经济落后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片面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4)大跃进(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后开始)

①特征:以_____为中心,追求经济建设的____、瞎指挥、____、____。

②宣传语:"工业生产以钢为纲,农业生产以粮为纲"、放卫星、全民大炼钢、"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超英赶美平常事",等等。

③影响:造成_____比例严重失调和____严重破坏;严重挫伤了群众的_____;导致1959~1961年出现严重的_____。

(5)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