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二 流浪人 你若到斯巴 教案(2)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二 流浪人 你若到斯巴 教案(2)第2页

  作出现了新的高峰。中篇小说《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1974)为其赢得了世界声誉。

  伯尔自称最喜欢短篇小说这一形式。他的小说创作遵循批判现实主义传统,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德国战后发展各个阶段的重要现象,同时也采用了一些西方现代派手法。他擅长运用回忆、内心独白、象征、怪诞的联想等手法。在叙述故事情节时,时空概念颠倒跳跃,而塑造人物形象时则大量采用内心独白。1972年,伯尔由于"凭借他对时代的广阔视野,结合典型化的灵敏技巧,对复兴德国文学作出了贡献"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三、词语整理:

  颤(chàn)动:短促而频繁地振动。(颤抖、颤巍巍、颤悠) (zhàn--颤栗)

  凝眸(móu):目不转睛地(看)。

  恺(kǎi)撒:古罗马政治家、军事家。

  门楣(méi):门框上边的横木。

  斑斓(lán):灿烂多彩。

  威风凛凛(lǐn):使人敬畏的声势或气派。

  甲胄(zhòu):盔甲。

  目光炯炯(jiǒng):形容目光的明亮。

  惟妙惟肖(xiào):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肖像、逼肖)(xiāo--姓)

  心血来潮:形容突然产生某种念头。

  颠簸(bǒ):上下震荡。

  啐(cuì)掉:用力从嘴里吐出来。

  腓(féi)特烈:德国皇帝。

  吞噬(shì):吞食;并吞。

  倒坍(tān):倒塌,倒下来。

  惬(qiè)意:满意,称心。

  粗犷(guǎng):粗豪;豪放。粗野;粗鲁。

  百无聊赖:精神无所依托,感到非常无聊。

  诅(zǔ)咒:咒骂。

  蹒跚(pán shān):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襁褓(qiǎng bǎo):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

  胡子茬(chá):胡子的根部。

  铭文:器物、碑碣等上面的文字。

  恪(kè)守:严格遵守。

四、文题解读: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个典故原指希腊斯巴达人为保卫祖国而英勇战死的事迹:公元前480年,波斯入侵希腊,300名斯巴达战士扼守温泉关,奋战阵亡。后来,希腊人立碑以示纪念,碑上的铭文是:"流浪人,你若到家乡,请报告斯巴达公民们,我们阵亡此地,至死犹恪守他们的命令。"

  这里揭示纳粹德国给青少年灌输军国主义思想,教育青少年盲从,为法西斯效力卖命的可悲现实。

五、小说情节:

(一)情节的基本要素:

时间:盟军已经攻入德国,一个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