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语文版必修二 巩乃斯的马 教案3
2017-2018学年语文版必修二 巩乃斯的马 教案3第1页

《巩乃斯的马》教案

教学目的要求:

1、 感受"巩乃斯的马"的可爱,体会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感。

2、 学习抓住典型场面进行描写以突出主题的写作手法。

重点:对"马"的两个场面描写。

难点:"马"的精神和"人"的情感的合拍。

一、 导入新课:

师:在中国有一位叫徐悲鸿的画家,他最喜欢画的是什么?(生:马!)对,是马,那我们欣赏一下画家笔下的马(多媒体出示两幅徐悲鸿的作品)。其实,马不仅是画家表现的对象,在诗人的笔下也经常出现马的影子。王昌龄有师云:"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陆游也有"雪上急追奔马迹,官军夜半入辽阳"的佳句;辛弃疾词曰:"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戚继光则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不仅是古代,即便是当代,也不乏写马的名篇佳作。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篇写马的精美散文《巩乃斯的马》。(多媒体出示课题,同时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也许有所不知,《巩乃斯的马》被一些人誉为中国作家中写马写得最好的一篇。其实作品之所以出类拔萃,关键在于有一位卓尔不群的作者,请同学齐读教材中的作者简介。(生读:周涛,1946年生,作家,山西潞城人,主要作品有《游牧长城》《希世之鸟》等散文集。)(多媒体展示周涛的照片)同学们,这就是周涛,从他严肃的表情中,我们似乎可以读出一种成功者的自信,从他的服饰上,我们又能判断出他是一位军人,散发着军人的气质。周涛最擅长的两种体裁是诗歌和散文。他启蒙于北京,少年时随父迁往新疆,1969年毕业于新疆大学中文系。长期的边疆生活,使他深深地热爱上了这片广袤的土地,对我国西部有着特殊而深厚的情感,他希望成为这片土地的代言人。也正是由于他对这土地深挚的爱,在他的笔下,在他的文字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一种浓郁的情感和豪放的气势。他是中国当代极具个性魅力和文学气质的作家。今天,通过对《巩乃斯的马》的学习,我们就来共同感受一下作家的魅力。

了解了"其人",我们也应该了解"其文"了吧?请同学们思考,阅读了作品后,你认为哪些语段你比较喜欢?为什么?

生:我喜欢第9自然段,"作为马的首领它当之无愧,因为它的确是无与伦比的强壮和美丽,匀称高大,毛色闪闪发光;最明显的特征是颈上披散着垂地的长鬃,有的浓黑,流泻着力与威严,有的金红,燃烧着火焰般的光彩;它管理着保护着这群牝马和顽皮的长腿短身子马驹儿,眼光里保持着父爱般的尊严。"因为这段文字写出了马的强壮与美丽。

师:那你认为这段写了哪种马?

生:写出了马群中的首领,体现出了首领的高大威猛。

师:难道仅仅是写马的高大与威猛吗?(板书:马的首领)。

生:还写出了它有父爱般的尊严。

师:这才说全了,实际上作者给马赋予了人的特点和情感。老师给大家展示一幅马的首领的图片,请你在教材中找到一些能形容这幅图片中的马的文句。

生(部分):"散乱而有秩序""无与伦比的强壮和美丽"

生:还有"流泻着力与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