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讲义:必修2 第六单元 第18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讲义:必修2 第六单元 第18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第2页



一、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1.耕作方式

(1)刀耕火种:原始社会使用石刀、石斧、石犁,依土地肥力变化而迁徙。

(2)石器锄耕:商周出现青铜农具,但很少使用,主要工具仍是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

(3)铁犁牛耕

①春秋战国: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推广。

②两汉:西汉赵过发明耦犁,东汉推广到珠江流域。

③隋唐: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安装了犁评,犁耕技术日渐完善。

2.耕作技术

(1)春秋战国: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垄作法。

(2)汉朝:出现了二牛一人犁耕法和赵过推行的代田法。

(3)魏晋南北朝:北方旱地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我国农业耕作技术成熟定型。

3.耕作制度

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宋朝以后,江南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

4.水利灌溉

(1)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

(2)灌溉工具:曹魏时改制翻车,唐朝创制筒车,宋朝出现水力高转筒车,明清时期出现风力水车。

5.经营方式

(1)集体劳作: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

(2)个体农耕(小农经济)

①原因:铁农具出现和牛耕推广,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②特点: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③地位: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④评价

面 是我国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和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

是封建王朝的主要财源,是古代中国文明成就的基础

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