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讲义:必修2 第六单元 第18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讲义:必修2 第六单元 第18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第4页

(2)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魏晋南北朝时,江南得到初步开发,南北经济趋于平衡;中唐以后,南方经济发展水平逐渐赶上并超过北方;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2.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特点

(1)经济重心的南移伴随着北方人民的南迁。

(2)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封建割据、战乱时期最为突出。

(3)政治中心的南移(如南朝、南宋)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响。

(4)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

3.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海外贸易 推动了南方沿海沿江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改善,促进了宋元时期海上贸易的发展 城市发展 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 人口分布 南方人口迅速膨胀,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人才教育 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民族关系 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生态环境 南方某些地区被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演变

1.官营手工业

(1)历程:夏、商、西周时期的手工业,全部由官府垄断,"工商食官";春秋战国时期继续发展;西汉武帝以后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

(2)特点: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3)表现

时期 冶铸业 制瓷业 纺织业 商周 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 商朝时已有织机,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秦汉 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 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