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讲义:必修2 第六单元 第18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讲义:必修2 第六单元 第18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第5页

魏晋

南北朝 南北朝时发明灌钢法 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隋唐 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吸收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宋元 宋代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出现了五大名窑 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明清 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 在苏杭等地设织造局;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

(4)评价

①利:资金雄厚、规模经营,有利于细密分工和协作;工匠集中、管理严格,有利于技艺水平提高。

②弊:官府提供原料,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缺乏竞争;大多采取强制劳动手段,不能调动工匠的积极性;工官制度

使得水准较高的手工业技术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也容易失传。

2.民间手工业

(1)生产特点

①家庭手工业:作为农户的副业,主要用于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部分作为商品出卖。

②民营手工业:由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2)发展历程

①早期状况:经历春秋战国和秦汉的发展后,魏晋南北朝时遭受摧残。

②隋唐时期:唐朝朝廷赋税户调的布、绢、锦等,多数出自农夫织妇之手。

③宋元时期:民间日常用具及用品主要出自民营手工业;元代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棉纺织品产量增多。

④明清时期:民营手工业占据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在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中开始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3.手工业的影响

(1)西汉:中国丝绸通过"丝绸之路"远销亚洲、欧洲,中国获得"丝国"誉称。

(2)唐朝: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

(3)明清: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销量更大,西方称中国为"瓷器大国"。

图示明史 古代手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