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学案:中外历史主干知识表解
高三历史学案:中外历史主干知识表解第5页

发展原因 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是根本;开明兼容政策创气氛;民族交往添色彩;中外吸收增活力;继承前代再发展.

10、两宋少数民族概览

民族 契丹-辽916 党项-夏1038 女真-金1115 兴起 辽河上游 陕甘宁 松花黑龙江下游 首领都城 耶律阿保机-上京中京南京 元昊-兴庆 完颜阿骨打-上京中都 改革制度 蕃汉分治-南面北面官-汉制待汉,蕃制待蕃-认识? 防唐宋制-中书枢密;科举;防楷体创文字.-两制并存. 猛安谋克-军政合一,兵农合一;促进封建化和强大. 与宋和战 战-高粱河惨败.

和-1005澶渊之盟

(1)内容-岁币和兄弟国;

(2)评价-积极为主促和平,贸易,友好,融合;消极-屈辱,加重负担. 战-不断交兵损失严重,西夏求和.

和-1044宋册封夏,夏称臣,宋与夏岁币;重开边贸.

作用-促进和平交流和民族融合. 战-灭辽1125灭北宋1127(靖康耻)南宋抗金八字军和岳家军.

和-绍兴和议-割地,称臣,岁币.

作用-有利和平交流,但屈辱极重负担. 特点 多民族争权并立;有战有和和为主;相互交流少族封化.

11、历代赋税制度的演变。

项目 背景 内容 特点和影响 初税亩 井田瓦解私 按亩纳税,徭兵. 推动私田合法. 编户齐民 封建大一统 人口税重,徭役,兵役重,更赋,田租轻. 税种多,标准多,人丁本,劳役重. 租庸调制 均田和自耕农前提 田租,庸(代役),调户税,地税,徭兵. 利农时,利垦荒,利财政. 两税法 土地兼并.均田瓦解 户税和地税,其他租庸调役并入. 标准变;简手续;扩税面;轻负担. 安石变法 土并,阶矛,财困. 青苗,募役;方田均税. 抑制官僚地主特权;减轻农负担. 一条鞭法 土并,财困,阶矛,商品 合并,折银,按地、丁摊入田亩 银代役人身松;减负;刺商品资芽. 摊丁入亩 土并,丁固. 摊丁税入亩 废丁税人松促增. 认识 标准人-地;种类多-少;内容物-钱;服役渐少.

12、明清民族关系概览:

项目 北西北(蒙古回部) 西南(西藏云贵) 东南(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