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学案(岳麓版)
高三历史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学案(岳麓版)第1页

5课、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学案

命制:胡世鑫 山东诸城龙城中学

一、课标要求: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二、学习目标: 知识性:

1、思想批判出现的历史背景?思想批判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评价明清的思想批判?

2、思想批判与儒家思想的关系?

能力性:

结合经济、政治史整合的能力;训练阅读能力 三、基本概念理解: 经世致用:"经世致用"是明清之际许多思想家所共同主张的一种学说。它的主旨是反对学术研究脱离实际,强调要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事,它把学术研究和当前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并由于改革社会现实,开辟了一代重实际、重实证的新学风。倡导"经世致用"的学者,均主张以实用为宗旨的"实学"。就是要提倡实习、实讲、实行、实用之学。他们还发扬注重实践、注重实证的求实精神,广泛地进行社会调查和历史考察。明清之际之所以成为中国学术文化发展史上可与先秦媲美的另一种时代,与"经世致用"之学分不开的。 四、学习过程: 1、基本知识回国与思考:(先自己回顾,写出--注意要点话)

明清之际思想批判出现的历史背景、主要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主要特点(反教条、反君主专制、一定的民主色彩、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有何局限性?有何历史影响?

学习感悟或

学习方法总结: 2、阅读思考:(李贽思想)

材料一、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

--《焚书·答邓石阳》

材料二、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焚书·答耿中丞书》

材料三、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并赞扬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

--参见李贽《初谭集》《藏书》

⑴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李贽的什么思想主张?

学习感悟或

学习方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