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知识梳理与疑难导析:细胞的增殖(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一)
高中生物知识梳理与疑难导析:细胞的增殖(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一)第5页

色质;两现指核膜、核仁重新出现)。

疑难导析

从该问题的背景材料也可以看出端倪,在探究这个问题时,你可以借助以下三个事实:(1)小鼠重25克,大象重4×106克。显然,大象的表面积和体积之比要比小鼠小得多,结果影响到代谢速率(氧消耗量/每克体重),小鼠是大象的24倍;(2)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当人工培养的变形虫快要分裂的时候,把它的细胞质切去一大块,这个变形虫就不再分裂。等它长大起来又要分裂的时候,再切去一块,它也不再分裂,但如果让其继续生长,体积达到一定大小时,它又会分裂起来;(3)卵细胞可以长得稍大一些,这是因为早期胚胎发育是受储存在卵细胞细胞质内的mRNA与功能蛋白质调控的,并利用预先储存在卵细胞质内的养料,因此在细胞质内储存了大量mRNA、蛋白质与养料,同时卵细胞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很少,卵细胞的体积大主要因胞质扩增所致。

教材"图6-1有丝分裂细胞周期"和"表6-1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已经提示你要注意分裂间期在细胞周期中所占时间的比例,反映出分裂间期在细胞周期中的重要性。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时,你会发现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是最多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分裂间期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所占的比例。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有两个明显的区别:一是形成纺锤体的方式不同,二是细胞质分裂的方式不同。这与它们的结构有关,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上的差异,就决定了它们的有丝分裂过程肯定有不同的特点,这是自然而然的现象,符合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基本原理。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你最好与前面所学的细胞结构进行联系,从结构的区别入手,来理解它们有丝分裂的特点。

学习细胞有丝分裂的特征,必须重视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要注意思考以下问题:

(1)本实验为什么要选用根长1-5厘米的根?

(2)实验中为什么要把2-3毫米的洋葱根尖放入盐酸中10-15分钟?

(3)解离后的根尖为什么要用清水漂洗?

(4)漂洗后用龙胆紫溶液染色的目的是什么?

(5)制作临时装片时,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后,为什么要用手指轻轻地压载玻片?

(6)在视野中如果找不全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此时应该怎么做?

(7)为什么要记录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细胞数?根据得到的每一时期的细胞数与计数细胞总数的比值,来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这种思维上的转换有一定难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