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初读儿歌,了解内容。
1.听老师读儿歌,注意听清字音。
2.再听老师读儿歌,这一回,认真听,还要仔细看,看清老师是怎么指读的?(师示范指读)
3.打开书,学着老师的样子认真指读儿歌,过一会儿请读得最认真的小朋友当小老师,上台读给大家听。
4.交流反馈。
(1)随机正音,读准生字"令",读准后鼻音。
(2)指名读。
(3)男生女生挑战读。
lìnɡ ɡōnɡ
5.学习生字:"令、公"
(1)请你仔细看,"令、公"上面都有"撇"和"捺",它们有什么区别?
(2)学生交流后,教师引导学生完整地说一说这两个字的字形。
如:"令"上面是个"人",撇捺要封口。
"公"上面是个"八",撇捺要分开。
6.指导朗读。
(1) 小朋友们认字可真认真,花鹿姐姐喊口令也很认真,可小动物们是否都听他的口令呢?再轻声读读课文,你们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小动物?
(2) 面对这样一群顽皮的小伙伴,如果你是花鹿姐姐,你会用怎样的语气说这些话呢?
(3) 感受:小狗,小猫没有排好队;小白兔在乱跳,小公鸡在乱跑。
(4) 自己读,指名读,配动作读。
(5) 分角色读儿歌。
【说明】
课文内容比较浅显,因此,前两遍听老师范读或听录音,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按要求听清儿歌中的人物和事情,并学会指读。第三次读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回到整体,练习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