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 4.1 传统文化的继承
建三江管理局第二高级中学 薛丹丹
2018年12月20日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识记:了解传统文化的含义和表现(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理解:传统文化的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等特点;解析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化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探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的能力;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传统文化,分辨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领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继承传统文化(尤其是本地区的传统文化)的热情,树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
二、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法。通过案例情景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学会自主学习。
(2)合作探究法。在教学中划分学习小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并对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进行探究,以此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安排 1课时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
五、教学重难点
1.重点:传统文化的特点
2.难点: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作用;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