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鄙,名迹堙(yīn堵塞)微。议论阔疏,文学浅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收养小民。"与保守党对立的新党,便把握这个大好机会,把这些话曲解,还以苏轼所写的百余首诗词作为罪证。他们指苏轼借古讽今,谤讪朝廷,影射皇帝。指苏轼并非直接攻击他们,而是间接指斥重用他们的宋神宗。他们以此作为把柄,弹劾苏轼欺君。结果苏轼被冠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而被捕,解(jiè)往汴京下狱。后神宗拒绝了处死他的上奏,改判为贬谪到黄州。乌台即御史台。由于这案的发起者都是御史台的言官,因此称为"乌台诗案"。
元丰五年,四十五岁的他在游赤壁(黄州赤鼻矶)时,吊古抒怀,写下了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了他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互动设计3] 进入词境:
古人评价苏轼这首词不同凡响,请大家观看《三国演义》片头,体会这首词的磅礴气势。
①CAI: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解说: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播放《三国演义》片头,那豪放、浑厚、悠远而略带苍凉的歌声,其内容和基调与这首词的风格、词人的心境相近,有利于学生对词的豪放风格和词人思想感情的感受、理解。在音乐的伴奏中,歌唱家雄浑的歌声与课文相同的历史内容使得学生能很快进入词境,产生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慨。]
②生1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③生1再朗读,其他学生再评。
④教师朗读,学生评点。
[互动设计4] 在读中赏(1):学生集体有感情地朗读全词一遍,了解大意。
诵读点拨:这首词历来被视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力,表现出作者对历史上这场战争的向往和对英雄的景仰;最后的感慨语尽管含有消极情绪,也应读得洒脱,不要当作低调处理。
[互动设计5] 在读中赏(2):男生集体朗读,思考讨论:从章法上说,词的上片侧重写景、叙事,下片侧重抒情。本词的上片中,你认为作者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CAI: 所见 大江、赤壁、 乱石、惊涛
所想 淘尽风流人物、 涌现多少豪杰
点拨:上片先以波澜壮阔的长江为背景,点出赤壁战场之所在,然后写它的险要地势,并称颂当时众多的英雄人物。
[互动设计6] 在读中赏(3):女生集体朗读,思考讨论:下片主要写词人的回忆和感慨,他忆的是什么?慨的是什么?
CAI: 所忆 周郎雄姿英发 风流潇洒 才华横溢
所慨 自己功业无成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点拨:下片先着力塑造周瑜的英雄形象,描述火烧曹营的历史事件,最后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解说:激情诵读,初步感知词风--在读中赏。字面是理智的,声音才是情感的,创设了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