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语文版必修三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教案3
2018-2019学年语文版必修三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教案3第3页

 的课堂气氛之后就指导学生在放声朗读中赏析全词,从自己有情感的声音中感受这首词的风格。]

 [互动设计7] 在赏中读(1):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我们已初步感受了苏轼的豪放词风,那么,你最喜欢词中的哪一句?为什么?(此问由学生自由发挥,见仁见智)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重点赏析)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重点赏析)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如有其他句子,教师随机板书)

 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点拨:这三句,不仅写出了长江奔流的磅礴气势,而且将写景与写人融合为一。江水浩荡,巨浪翻腾,倚势挟风,一泻千里。这是一幅壮美的大江奔流图。"浪淘尽"三个字最妙,它不仅给人以极佳的视听效果,而且化空间为时间,从具体有形的长江转到抽象的历史长河,从对自然伟力的惊赞转到对人类社会杰出人物的歌颂。自然伟力所引起的心灵震憾同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羡慕叹惋妙合无垠地统一起来,给人以丰厚的意象美。作者面对波涛滚滚的江水发出感慨,把读者带到千古兴亡的历史氛围之中,抒发了诗人对往昔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

 ③能否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幻化成一幅画或一组镜头?(由学生表述后再播放教师设计的影像片断进行比较)

 CAI:(蓝天,明月。巍巍群山。群山中江如白练蜿蜒。江边,诗人朝江兀立,望着江水出神。江水滔滔,后浪推前浪,气势磅礴。孔子、屈原、秦始皇、汉武帝、司马迁、曹操、诸葛亮、周瑜......,依次随波浪高低而后移。人物渐渐虚化,消失。)

 [解说:引导学生想象将文字内容变成形象的画面,然后参考老师制作的形象的镜头,能较好地领会:"浪"字既是长江之浪,又喻历史长河之变幻,勾联起长江与千古风流人物,让人联想起滚滚历史长河,忆起千古风流人物的业绩。一个"淘"字,形象地表露出诗人的感情。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有助于学生对词作意境的把握和对词人思想感情的理解。]

  [互动设计8] 在赏中读(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中哪几个字用得非常妙,思考作者为什么极力描绘这些景象?

 CAI :(江边悬崖上现出两个大字:赤壁。岩石参差突兀,怒涛汹涌翻滚,浪花如雪千叠,声如雷鸣。)

 穿: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气势

 拍:写出江水与堤岸搏击的力度

 卷:写出了汹涌的波涛力量之大

 点拨:这三句写得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寥寥数笔便勾画了它的雄奇壮丽,令人想到当年赤壁鏖战的壮阔场面,为下片追怀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

[互动设计9] 探究课题(1):苏轼为何仰慕周瑜?在描写周瑜的才华和功勋前,为何要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能否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