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二:专题3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学案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二:专题3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学案第3页

线,乃军事重镇,辛积极备战,并劝谏韩不可草率用兵。韩不但不听,反而将辛调职。若换个角度理解,本词堪称一篇"谏书"。

B."怀古",即为伤今。然而,本词自始至终保持着豪迈的基调,不愧为豪放派辛词的代表作。其豪放的格调,可从两个角度折射出来:其一,选古代英雄事迹词的题材;其二,刻画侠肝义胆,抒发忠义之情。

C.诗言志,词也言志。上阕赞颂孙权、刘裕,旨在表明词人自己抗金救国的雄图大略,同时也是对韩侂胄的期望;下阕借对刘义隆草率北伐而招致失败史实的讥讽,警诫当权者:切勿急于求成,重蹈"元嘉草草"的覆辙。

D.《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典较多,且全围绕一个明确的中心,即借典故来表达词人对救国大业的深谋远虑。词人"怀古"的态度,不是以历史学家的眼光去评价史实,其用典原则是"古为今用",即以艺术的眼光取材,调动历史人物为自己抒怀服务。

解析:B "侠肝义胆"的评价,有悖原词意--词中所歌颂的英雄都是与国家命运相系,并非个体的"义士侠客"。

7.下列对本词和相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本词中从"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开始,由怀古转入伤今,联系自己,联系当今的抗金形势,抒发感慨。作者回忆四十三年前异族统治者在南下扬州的路上大肆屠杀人民的罪行,以及反抗斗争的如火如荼。

B.辛弃疾不但在词中抒写抗金、恢复的大题材、大感慨,而且在词中歌咏自然风光,多方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在艺术创造上,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