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1 mol·L-1NaHCO3溶液中:c(Na+)+c(H+)+c(H2CO3)=c(HCO3-)+c(CO32-)+c(OH-)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X和弱酸HX混合后的溶液中:c(Na+)>c(HX)>c(X-)>c(H+)>c(OH-)
〖练习6〗(07天津)草酸是二元中强酸,草酸氢钠溶液显酸性。常温下,向10 mL 0.01 mol/L NaHC2O4溶液中滴加0.01 mol/L NaOH溶液,随着NaOH溶液体积的增加,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V(NaOH)=0时,c(W)=1 × 10-2 mol/L
B.V(NaOH)< 10 mL时,不可能存在c(Na+)= 2 c(C2O42-)+ c(HC2O4-)
C.V(NaOH)= 10 mL时,c(W)= 1 × 10-7 mol/L
D.V(NaOH)> 10 mL时,c(Na+)> c(C2O42-)>c(HC2O4-)
四、离子与溶液的导电性问题
溶液的导电性,其实质是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出的离子导电,解析此类问题主要分析反应前后电解质的强弱变化。
〖例4〗下列各组物质反应后,溶液的导电性比反应前明显减弱的是( )。
A.向在0.1 mol·L-1的NaOH溶液中滴加CH3COOH
B向H2S饱和溶液中通入氯气
C.向Ba (OH)2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硫酸
D.向AgNO3溶液中通入HCl气体
〖解析〗选C。A选项中,反应前后NaOH、CH3COONa都是强电解质,溶液导电性没有明显变化。B选项中,发生了H2S+Cl2=2HCl+S↓,反应前后弱电解质H2S变为强电解质HCl,溶液的导电性明显增强;C选项中,向Ba (OH)2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硫酸时,生成难溶物BaSO4和弱电解质H2O,导电性减弱甚至消失。D选项中,向AgNO3溶液中通入HCl气体,反应前AgNO3是强电解质,反应后,虽生成了难溶解的物质AgCl,但同时生成强电解质HNO3,故溶液的导电性没有明显变化。
〖常见错误〗受C选项产生沉淀导电性减弱的影响,主观认定D中产生沉淀,溶液导电性减弱,而忽视了反应的实质,导致多选D。
五、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问题
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其关键是明确反应原理,以少(不足的物质)定多(过量的物质)。少量的物质按1mol物质的量,其能反应的离子按化学式的组成全部反应完全,量多的物质按照1mol量少的物质的反应用量来确定,要多少写多少。
〖例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a(HCO3)2与过量Ca(OH)2溶液反应:Ca2++HCO3-+ 2OH-= CaCO3↓+CO32-+2H2O(2006.上海)
B.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2006.全国)
C.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Al3++4 OH-= AlO2-+2H2O(2005.广东)
D.向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Fe2++2Br-+2Cl2=Fe3++ Br2 +4 Cl-(2005.广东)
E.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石灰水反应:HCO3-+ Ca2++ OH-= CaCO3↓+H2O(2005.江苏)
〖解析〗选C。A选项中,取1 mol Ca(HCO3)2,恰好和1 mol Ca(OH)2溶液反应,发生反应的先后次序是:
HCO3-+ OH-=H2O +CO32-,CO32-+ Ca2+= CaCO3↓,总的离子方程式为:
Ca2++HCO3-+ OH-= CaCO3↓+ H2O。最简捷的判断方法是Ca(OH)2过量是不可能剩余CO32-,故A错误。B选项中,氨水是弱碱,Al(OH)3不溶与过量的氨水中,正确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