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解除了财政危机
7.王安石说:"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何治安之世存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也。"下列各项评述,符合引文内容与史实的是:( )
A.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国兴关键,他注重任人唯贤
B.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国兴关键,但变法用人不当
C.他认为社会治安是国兴关键,他加强保甲制度
D.他认为社会治安是国兴关键,但变法只重经济
8.司马光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司马光的这句话反映了①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地方官强迫百姓向官府借贷的情况 ②变法过程中一些不法现象成为反对派攻击变法的借口。
A.二者都对 B.二者都错C.前对后错 D.前错后对
9.在王安石的理财新法中,青苗法和募役法引起的争议最大,主要是因为
A.严重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高利贷者的利益 B.对农民的剥削过重
C.方便了不法官员从中牟利 D.政府财政收入并为得到保证
二、材料解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13分)
(王)安石曰:"......且国用不足,非当世急务,所以不足者,以未得善理财故也。"光曰:"善理财者,不过头会箕敛尔。"安石曰:"不然,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光曰:"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彼设法夺民,其害乃甚于加赋!"
--《宋史·司马光传》
请回答:
(1)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3分)
目的:摆脱北宋中期的财政危机,富国强兵和巩固北宋政治。
(2)王安石与司马光的论战各自阐述了什么主要观点?为此,王安石采取什么理财措施? (7分)
王安石主张"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司马光认为王安石变法是"设法夺民,其害乃甚于加赋"。为此王安石采取理财措施是: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农田水利法④方田均税法⑤市易法⑥均输法。
(3)如何评价司马光的观点?(3分)
司马光认识到王安石变法触及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由于他代表了这部分人利益,故反对王安石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