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效:
财政收入增加
抑制了豪强地主的兼并势力
兴修水利,促进了农业发展
军事实力增强
(2)最终失败:
1.标志:司马光上任宰相,新法被相继废除
2.失败原因:
①指导思想上偏重于理财且新法实行过于急进
②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强烈反对(主要原因)
③宋神宗在变法的后期动摇及其死后司马光任宰相,废除了新法
④在变法过程中,用人不当,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
3.教训:
改革是艰辛的,必然会充满阻力,所以改革者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毫不动摇,才能成功;而且,要注意用人。
三、改革评价:
变法不足:
1.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挽救统治危机的改革运动,它没有触及到封建土地所有制,因而也不可能使北宋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2.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进步意义:
1.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2.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
3.王安石能够针对北宋统治错综复杂的积弊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他那种"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改革精神,值得肯定。王安石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重难点分析】
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并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1)相同点:①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 ②变法都得到了王权的支持。 ③变法内容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 ④变法者的个人命运基本相同。 ⑤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出了调整。
(2)不同点:①背景不同: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王安石变法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②根本目的不同,商鞅变法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安石变法则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③性质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安石变法则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
(3)认识:①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②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个人命运为转移。③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④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来源:高考%资源网 KS%5U
【典型例题】
王安石变法与庆历新政的异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