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7.1《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学案(人民版07版必修1)
历史:7.1《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学案(人民版07版必修1)第4页

  事访问,访问期间,胡主度会见了英国国王及王室主要成员。发达的英国为什么还有国王呢?国王在现今的英国政治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呢?本课将告诉我们答案。

  教学

  (一)"光荣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

  第一阶段:1640年革命爆发,此后,一度建立共和国。

  第二阶段: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国王查理二世实行反对英国国教和恢复天主教的宗教政策,违背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意愿,丧失了人心。

  第三阶段:"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史料链接:对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马克思认为,"只有经过残酷的斗争和通过共和国的形式才能从君主专制过渡到君主立宪"。你如何理解马克思的这一观点?

  (二)限制王权的法案

  1、限制王权法案制定的条件

  "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当时的有利形势,尽量扩大自己的政治、经济势力,利用他们所控制的议会,通过一系列的法案来限制王权。

  2、限制王权的法案:

  (1)《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

  (2)《王位继承法》的内容

  3、限制王权法案制定的结果

  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了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从而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史料链接

  阅读以下材料:

  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清)康熙帝

  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 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落,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能有荣辱人、能生死者。

   --(清)乾隆帝

  读史感悟:

  在清朝康乾时期,中国和英国的政治体制有什么不同?

  (三)小密室的演变

  1、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内阁起源于"光荣革命"前的枢密院。乔治一世时,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并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阁的先例。到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

  2、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

  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首相有控制内阁决定的发言权;一切内阁成员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联合起来集体负责;内阁必须得到下院议员的支持,一旦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就要辞职以向议会谢罪,或解散议会而提前大选,由新选出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

  3、内阁制的作用

  内阁制的建立使英国的立法机关得以控制行政,但又不降低后者的行政效率,从而有力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历史探源:英国政治生活中的许多规定都源于传统或习惯。请结合本课的学习或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