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四 张衡传 学案(1)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四 张衡传 学案(1)第1页

  第13课张_衡_传

                                           

  (一)作者简介

生平经历   范晔(398-445),字蔚宗,少时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涉猎经史,善写文章,精通音律,多才多艺。曾任右军参军、私书丞、新蔡太守、尚书吏部郎等职。元嘉初,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成一家之作。与鲁国孔熙先谋逆,参与拥立彭城王刘义康为帝,谋杀宋文帝,事败遭逮捕被杀。 作品   代表作《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后人合称为"前四史"。 评价   南朝宋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   

  

  (一)背景链接

  张衡所处的时代,是东汉从强盛渐趋衰落的时代。这期间,外戚与宦官争权夺利,又相互勾结,他们各谋私利,竞相奢华,亲戚攀援,贿赂公行,诈伪丛生,政治十分昏乱。

  东汉政权为了加强统治,把谶纬迷信思想与封建经典结合起来,制定了一整套庸俗经学与宗教神学相结合的统治理论,目的是麻痹人民的反抗意志。针对这种现实,张衡曾勇敢地给皇帝上书。

  本文中张衡的为官与科技成就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

  (二)常识链接

  Ⅰ.文学常识

  《后汉书》

  《后汉书》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后汉书》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又一部私人撰写的重要史籍。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后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共196年的史事。

  《后汉书》是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东汉一代的历史。今通行本共一百二十卷。本纪、列传部分为范晔撰,志未作完,范晔被杀。南朝梁刘昭取司马彪《续汉书》中的"八志"与之配合,北宋时将两书合刻为一书。

  Ⅱ.文化常识

  1.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

  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记王忠肃公翱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隋唐以后简称"辅"。

太学:中国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汉代始设于京师。太学初建时为50人,汉昭帝时增至100人,王莽时增至10 000人,"博士弟子"有免除赋役的特权。"博士弟子入选",内由太常负责选择,外由郡国察举。武帝还下令天下郡国设立学校官,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太学和郡国学主要是培养统治人民的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