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四 张衡传(第一课时) 教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四 张衡传(第一课时) 教案第1页

张衡传

【教学目的】

1、掌握叙述、说明事物的方法及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2、理解和掌握文言虚词"于",复习意动和使动用法。

3、了解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和贡献,学习张衡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本文详略的剪裁。

【教学难点】区别虚词"乃"、"于"的用法。

【教学方法】讲读课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和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作者和《后汉书》。

2.了解张衡。

3.串讲课文。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范晔(公元398年-445年),字蔚宗,南朝宋史学家,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官至左卫将军,太子事。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范晔因为"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开始撰写《后汉书》,至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以谋反罪被杀止,写成了十纪,八十列传。他编纂《后汉书》的目的是,"欲因事就卷内发论,以正一代得失"。原计划作的十志,未及完成。今本《后汉书》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朝梁刘昭从司马彪的《续汉书》中抽出来补进去的。范晔出生在一个著名的士族家庭。高祖范为西晋雍州刺史,加左将军。曾祖范汪入仕东晋,官至晋安北将军、徐二州刺史,进爵武兴县侯。祖父范宁先后出任临淮太守、豫章太守。父范泰仕晋为中书侍郎,执政时被废黜,徙居丹徒。刘裕于京口起兵灭桓玄后,范泰重新被启用,任国子博士、南郡太守、御史中丞等职。他为东阳太守时,因开仓供粮和发兵千人,助刘裕打败卢循有功,被加官为振武将军。从此,范泰受到刘裕的信任,先后担任侍中、尚书常侍兼司空等职。宋代晋后,拜为金紫光录大夫散骑常侍,少帝时加位特进。元嘉二十一年(公元444年),刘义康的心腹筹划政变。由于范晔掌握禁军,又多年在刘义康的部下为官,他们通过各种方法拉拢范晔,最初不同意参与,对方用朝廷拒绝联姻一事相激被迫拉进。他们商定次年九月起事,刘义康的党羽孔熙先兄弟俩事先写好檄文,并要范晔以刘义康的名义起草政变宣言。这年十一月,刘义康的一个党徒徐湛之向宋文帝告密,并声称范晔是主谋。范晔被捕,于445年1月惨遭杀害,时年四十八岁。范晔被处决时,其子范蔼、范遥、范叔蒌同时遇害。后人中只有范蔼子范鲁连,因其母为公主之女,得全性命。其侄孙范缜、范云有名于齐、梁之世。范缜继承与完善了范晔的无神论的思想,所著《神灭论》--这部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划时代的唯物主义论文--填补了。

二、介绍张衡: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曾任尚书和河间相等职,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巍丰碑。

在地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地动仪"(公元132年),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