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历史高考新素养总复习北师大版讲义: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单元提升课(十二) Word版含答案
2020版历史高考新素养总复习北师大版讲义: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单元提升课(十二) Word版含答案第2页

视角2 主流思想--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

【主题阐释】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儒家主张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是符合和谐社会发展规律的。宋明理学注重加强主观意志,讲求自我约束,强调人在社会中的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具有积极影响。

【考题例证2】 (2013·课标全国Ⅰ,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解析 孔子创立的儒学是对周公所创周礼文明的继承与发展,所以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创立的理学推崇气节、修养,将继承和发展周礼之道、强调"重义轻利""养浩然之气"的孟子学说奉为儒家经典之一,凸显出孟子学说在成为统治哲学的程朱理学中的重要地位,《孟子》一书也成为科举考试的依据之一,所以儒学在宋代以后多被称为"孔孟之道",故C项符合题意。宗法血缘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瓦解,A项错误;仁政理念作为儒学的主要主张一直具有广泛影响,不是促成儒学称谓变化的因素,B项错误;陆王心学在宋代不占正统地位,影响没有程朱理学广泛,D项错误。

答案 C

视角3 社会热点--儒家思想的现实价值

【主题阐释】 儒家的"仁政""有教无类"等思想,具有和谐意识,对于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孟子的"民本"思想对今天倡导的人本理念具有借鉴意义;孔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为今天推行全民教育、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考题例证3】 (2012·课标全国,27)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