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历史高考新素养总复习人教新高考(鲁津京琼)专用讲义: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单元提升课(十二) Word版含答案
2020版历史高考新素养总复习人教新高考(鲁津京琼)专用讲义: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单元提升课(十二) Word版含答案第1页

单元提升课(十二)

宏观知识再构建

常考问题再加强

视角1 历史趋势--从"百家争鸣"到思想"大一统"

【主题阐释】 儒学思想经历了春秋时期形成、战国时期发展、西汉正统地位确立、宋明儒学(理学)成熟与转型、明清儒学焕发新生机等五个阶段,反映了中国古代治国思想从"百家争鸣"的纷争阶段发展到思想"大一统"阶段,宋明时期儒学思想逐渐世俗化、普及化。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出现,冲击了儒学思想,但儒学地位并未动摇,仍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统治思想。

【考题例证1】 (2016·课标全国Ⅰ,24)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并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解析 儒学在汉代称为"周孔之道",孔子作为儒学的创始人,其思想多从西周时期的政治文化中汲取营养,而"五经"多是记载了西周时期的政治和文化制度,因此说儒家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故选C项。

答案 C

视角2 主流思想--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

【主题阐释】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儒家主张的修身、齐家、治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