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
1.原因
(1)主要原因:鸦片战争后,清王朝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
(2)直接原因:鸦片战争的战败,西方坚船利炮的刺激。
(3)主观原因: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向西方学习,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2.代表:林则徐、魏源。
3.主张: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4.作用
(1)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2)为后来洋务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中体西用(地主阶级洋务派)
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形势 代表 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 主张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2)"师夷长技以自强" 实践 (1)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筹划建设近代海军,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2)清末新政初期也以"中体西用"为主旨 影响 (1)冲击了"夷夏之辨/华夷之辨"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2)未消除"中学"与"西体"的矛盾,在维新变法期间,影响了西学的传播和实践,成为了反对维新思想的武器(与维新思想相抵触)。
(3)维新运动之后,"中体西用"论仍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