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总复习历史学案练案一体化: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人民版必修3)
2011高考总复习历史学案练案一体化: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人民版必修3)第1页

必修三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第1课时"顺乎世界之潮流"

课程标准 考点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魏源与《海国图志》、林则徐开眼看世界;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寻求救国道路的历程;辛亥革命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一、洋务思想与林则徐、魏源等人的思想的关系

洋务思想是对"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继承和发展,具体表现在

(1)目的上,都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抵御外国的侵略,维护清朝专制统治和纲常礼教。

(2)方法和步骤上,都主张从西方引进先进军事技术,不同之处是林则徐等人的主张没有完全实行,只停留在"知夷"的层面上,而"中体西用"思想则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实践。

(3)结果上,都冲击了传统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但最终都失败了。

二、洋务派、早期维新派、维新派及革命派失败的根本原因

1. 洋务派只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而不主张改革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这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

2. 早期维新派的主张之所以没有实施,是因为当时中国资产阶级刚刚产生,力量弱小,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

3. 维新派所领导的戊戌变法之所以失败,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温馨提醒:19世纪至20世纪初中国主流思想主要有地主阶级"师夷长技以制夷"、地主阶级"中体西用"、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2009年9月,《中国图书商报》刊登了"新中国6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600本书"名单,容闳的《西学东渐记》位列其中。中国近代史上出现的"西学东渐"现象最初的表现是()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 振兴工商、君主立宪D. 民主、共和、科学、自由

解析:本题考查"西学东渐"的最初表现,考查对历史基本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西学东渐"历经由浅入深的过程,最初表现是以林则徐、魏源思想为代表的新思潮,中国人开始了解西方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就是魏源提出的著名观点。B、C、D三项分别是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