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学案(岳麓版)
高三历史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学案(岳麓版)第2页

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出现的背景?我们怎样评价李贽的思想?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学到什么可贵的品质?

3、根据教材内容,概括三大思想家的基本主张是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分别分析这些思想出现的原因?明清时期的思想批判包含哪些内容?在哪些方面具有进步意义?

学习感悟或

学习方法总结: 3、阅读思考--民本思想

材料一、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民贫则难治。

--《管子·牧民》

材料二、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民不亲不爱,而求其为己用,为己死,不可得也。民不为己用,而求兵之劲,城之固,不可得也。

--《荀子·君道》

材料三、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

--《淮南子·主术训》

思考:比较一下,明清之际的君主专制批判思想与以上古代民本思想有什么异同?为什么会有这些异同?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

学习感悟或

学习方法总结: 四、巩固训练:

1、(07德州)下列所提到的历史现象或事件中,李贽应该会持反对意见的是

A.花木兰替父从军 B.梁祝化蝶相随 C.商鞅变法 D.神化孔子和儒家思想

2、(07济宁)明代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之豁口,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人也。"其中败坏的主要含义是指

A.学术研究的脱离实际 B.只是涉猎范围的空前狭小

C.读书人游手好闲,不学无术 D.人们思想受到严格的限制和禁锢

3、(07广州)梁启超读到一本书时说:"在卢梭《民约论》前约数十年,有此议论,不能不是为人类文化史最高出品。撰者固自负,亭林亦复推崇。乾隆年间,此书列入禁书;光绪之际,吾曾私自传印,以为播送民主思想之工具。"这本书是

A.《日知录》 B.《明夷待访录》 C.《变法通议》 D.《革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