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历史新导学浙江选考大一轮精讲精讲义:专题九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26讲 Word版含答案
2020版历史新导学浙江选考大一轮精讲精讲义:专题九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26讲 Word版含答案第4页

点在东北地区。

历史解释

1."一五"计划期间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1)从历史原因看,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

(2)从现实需要看,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

(3)从苏联影响看,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4)从行业关系看,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2."一五"计划的特点

(1)主要部门:"一五"计划确定工业化为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优先发展以能源、原材料、机械工业等基础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兼顾其他,留有余地。

(2)分布地区:"一五"计划将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放在东北地区。

(3)统筹兼顾:"一五"计划以工业化为目标,包括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两大任务,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4)发展方针:"一五"计划中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立足中国国情,实事求是,具有渐进性与长期性。

3.三大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

(1)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基本上被消灭,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了国民经济中的主导成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

(2)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以新的经验和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3)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大大解放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总之,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1.(2017·4月浙江选考)周恩来在政协某次会议上指出:"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虽然是一场革命,但可以采取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而不是在一天早晨突然宣布实行社会主义。"这里"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是指(  )

A.建立国家工业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