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历史新导学浙江选考大一轮精讲精讲义:专题九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26讲 Word版含答案
2020版历史新导学浙江选考大一轮精讲精讲义:专题九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26讲 Word版含答案第2页

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结果: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大都超额完成。

(3)意义:开始改变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三大改造

(1)内容

①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②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2)结果:1956年底,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特别提示 "一五"计划完成≠完成工业化:"一五"计划以工业化为目标,但是"一五"计划完成并没有实现国家工业化,只是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局面。

二、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十年--(b)

1.正确探索

(1)《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了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

(2)中共八大

时间 1956年9月,在北京召开 内容 主要矛盾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解决国内主要矛盾,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意义 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2.主要失误

(1)产生原因:人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还没有深刻的认识;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的速度。

(2)表现:1958年"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危害:"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3.纠正失误

(1)举措:1960年冬,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2)结果:到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