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学案(岳麓版必修2)
历史: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学案(岳麓版必修2)第2页

 1910年,清政府颁布准许臣民自由剪发的法令;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发出《剪辫通令》,结辫陋习革除。

 不缠足运动先于"断发",由于满族妇女不缠足,清政府多次下令废除缠足。在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下,维新派人士发起女权运动。康有为在广东南海首创《不缠足会草例》,其后与康广仁在广州正式成立"不缠足会",并不断推广,新学堂则以不缠足为基本的入学条件,不缠足运动轰轰烈烈开展起来。

 3、饮食与建筑:

  "民以食为天",中华文明孕育了灿烂的饮食文化。近代西风东渐,传统的饮食文化受到冲击,但受自然误差条件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变化速度相对缓慢。

  19世纪40年代,通商口岸出现了由外国人经营的西餐馆。

  19世纪60年代前后,上海陆续开办一些西菜馆。它们以异国风味、环境幽雅、服务周到和营养卫生竞相招徕顾客,但烹饪之法不中不西、不土不洋,被称为"中西大菜"。

  七八十年代以后,西餐成为一种时尚,逐渐由通商城市流入市镇,由沿海进入内地。

  酒、茶、烟等日常食品在近代也发生了嬗变。张裕葡萄酿酒公司开使用工艺新技术、大规模制造葡萄酒和白兰地酒之先河,华资经营的咖啡馆、西式茶室、音乐茶座和公园露天茶室,成为上流社会和青年男女乐于光顾的公共场所。

 (2)建筑:

  西式建筑最早出现在租界地区,与中国传统民居形成鲜明对比。近代居民最普遍、最典型的是居住大院和里弄住宅;在四合院基础上扩大而成的居住大院多分布在北方城市。上海、汉口、南京、福州等南方城市以及天津等地则出现了中西合璧的里弄住宅。同时期,在大城市还出现了高级公寓和别墅式住房,其种独院式的花园洋房最为引人注目。

  思维激活

  说一说 步入近代,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的物质生活在服装、头发、缠足、饮食、居住等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

  做一做 观察右图,说法不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