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由穿长袍马褂到着西装带领结
B.原因是受西式服饰的影响
C.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
D.中山装和旗袍的出现,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答案 D
二、报刊电影与礼仪:
19世纪,中国出现近代报刊;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各报刊用大量篇幅及时报道时局和战况,民众开始有了新闻观念;1872年创刊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1884年申报馆创办了《点石斋画报》,开新闻画报之先河;清末四大小说期刊是《小说林》《月月小说》《绣像小说》《新小说》。
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的热情空前高涨,报纸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武器;新文化运动后,阅读报刊 成为民众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许多城市出现阅报总会或阅读公报会等组织,旨在面向社会义务组织读报,发挥报刊宣传教育、启迪民众的作用。
电影是一种以活动画面表现的艺术,富于大众性。电影自产生之日起,便成为最活跃的文化形式。19世纪末期电影传入中国,迅速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新式娱乐活动。1905年,北京泰丰照相馆摄制了谭鑫培的京剧短片《定军山》,是中国人第一次尝试自摄影片。1913年,张石川、郑正秋合作导演的《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摄制完成。
30年代,仅上海一地就有30多所电影院,每日去影院的人达10万之多。
近代报刊和电影以丰富的内容和丰富直观的形象,及时传播时事信息,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中国古代在纲常礼教束缚下,形成了一套 体现贵贱尊卑的日常礼仪。民国之初,为了体现民主共和精神,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布废除跪拜、作揖等礼节,代之以鞠躬、握手。礼仪的简化,显示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
新文化运动和国民革命洪流,推动了近代婚姻的变革进程,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的知识层以及官宦人家,广大的内地和农村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厚葬风气流行已久,相沿成习,变化最为迟缓。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文明、卫生、简洁的丧葬礼仪引起国人注目。
思维激活
说一说 报刊电影是如何传入中国的?有何意义?近代中国的礼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做一做 下列是《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一段关于"文明婚礼"的描述:"梳一东洋头,披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