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以举例子开篇,先举出一个改字改得好的例子,进行分析;接着举出一个改得不好的例子来相对照,发人深省。而且这两个例子均出自文学大家郭沫若笔下,就更加耐人寻味、非同凡响了。从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2.作者举《水浒》和《红楼梦》的例子的用意分别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举《水浒》的例子是以《水浒》里的用语为依据,强调"你这"句式带有强烈的憎恶色彩,对"你这什么"的表达作用分析得细致入微。(2)举《红楼梦》的例子是以《红楼梦》里茗烟骂金荣的话为依据,进一步阐明"你是"式句子在一定语境里也有讽刺性,对"你是什么"的表达作用分析得全面透彻。
3.作者在说明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时,谈到了"善用"和"误用"两种情况,采用的是怎样的论证方法?请填空。
联想的意义
答案
联想的意义
4.作者在文中写道:"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作者是"随便"举几个实例吗?试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举郭沫若炼字改台词的例子,说明不同的句式有不同的意味。
(2)举王若虚对《史记》"李广射虎"的改写,说明文字的一增一减意味不同。
(3)举"推敲"的典故,说明用词不同,意境也不同。
(4)举苏轼《惠山烹小龙团》诗里的第三、四句的例子,说明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可使诗的意旨丰富蕴藉。
(5)举有关"套板反应"的例子,说明字的联想意义最易误用而生流弊,呼吁文学创作者要用富有创造力的语言,写出上乘佳作。
给五个实例归一下类:(1)(2)(3)属于文字修改方面的;(4)(5)属于文字的联想意义。因此,这几个例子并非"随便"列举,而是根据表意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列举使用的。
微任务活动三 鉴赏本文作为随笔的行文艺术
1.结构简洁明了,思路新颖别致。
一般的议论文在文章的开篇,作者就会马上亮出观点,然后再根据自己树立的观点进行演绎论证,而本文却不然。首先,作者列举四个实例,从不同角度说明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然后得出结论: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接着,作者从正面援引实例,证明善用联想意义会使文章意蕴丰富,紧接着又从反面援引实例,证明误用联想意义就会产生"套板反应"这一流弊。最后,作者点明主旨,提出了"咬文嚼字"的目标、要求和条件。
2.实例充分典型,说理精辟透彻。
对于议论性的文章,如果文中不举实例,道理就会显得抽象晦涩;实例如果不典型,道理就不能使人信服;实例如果解说得不好,道理也就讲不透彻。本文作者所举实例充分典型,并且分析得非常贴切。例如为了剖析"是"与"这"两字的区别,先后选取了《水浒》和《红楼梦》中的例子,强调"是"与"这"不仅是文字之争,而且涉及"思想情感"的意味。又如为了说明"简洁必须以准确表达情味为前提,简单地追求'简洁'是文学创作中必须反对的"这一观点,作者将《史记》中"李广射虎"一段文字和王若虚《史记辨惑》的改文进行对比,从比较分析中,不难看出改文虽然"似乎简洁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