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倚辨于上"说明在当时的体制下,大臣们只知服从;"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说明皇权专制导致的问题。第(2)问,材料二中依次提到相国、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宗正等官职的名称及其职能,虽然概括起来稍显困难,但从中可以看出秦朝的中央机构设置的情况及各自的职能;材料中的"宗正,秦官,掌亲属",朝廷设立的官员,负责的却是管理亲属的任务,说明其把家事与国事混为一谈。第(3)问,表面上看,朱元璋废丞相是因为吸取了前代的教训,但实际上是因为丞相(宰相)的存在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答案 (1)秦始皇的个人性格的因素;制度的因素:皇帝至高无上,军国大权集中于皇帝手中。
(2)信息:秦朝中央机构的设置情况与各机构的主要职能。说明:秦始皇把家事与国事混合在一起,建立起家天下。
(3)出发点:进一步加强皇权专制。认识:有利于政权巩固,但这种政治体制容易出现暴政。
【史论链接】 秦始皇对中央集权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开创性
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开创了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始皇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统一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因此,尽管秦始皇因其暴政而在历史上饱受非议,但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其对中国历史的进步,对中华文明的发展是作出了巨大贡献的。
考点二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1.康煕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1)巩固统一国家
①平定三藩之乱:康熙帝平定了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的叛乱,加强了对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等广大地区的统治。
②收复台湾:康熙帝派施琅收复台湾,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并设总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