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语文复习:鲁人版教材(旧版)知识梳理(必修一)
2009年高考语文复习:鲁人版教材(旧版)知识梳理(必修一)第4页

 A.作"老师"讲如"古之学者必有师" B.作"专门技艺的人"讲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C.作"姓"讲如"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第二个师)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A.作"学习、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B.作"从师"讲:

或师焉,或不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C.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如"不耻相师"

  (2)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A.指代人或事物如"择师而教之"

B.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A.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

B.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C.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D.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A.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衰而生之乎 B.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C.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A.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

不解矣(那些)

    B.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C.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D.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A.表猜测,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B.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4. 异义词

  古之学者(古:求学的人;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之不知(古:句子停顿的地方;今:两个词,"句"和"读"。)

小学而大遗(古:小的方面学习;今: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