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鲁人版必修五齐桓晋文之事 学案(4)
2017-2018学年鲁人版必修五齐桓晋文之事 学案(4)第4页

____________放弃____________,采纳"____________"的主张发政施仁的经过。

答案: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 齐宣王 霸道保民而王

12.指出下面的内容分别概括为什么成语。

(1)吾力足以举百斤,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

(2)从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

答案:(1)明察秋毫 (2)缘木求鱼

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①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②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③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④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堂下者。王见之⑤曰:'牛何之⑥?'

对曰:'将衅钟。'王曰:'舍之⑦!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⑧'不识有诸?"

13.与"臣未之闻也"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A.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B.无以,则王乎?

C.莫之能御也。

D.将以衅钟。

答案:C

14.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④/②③⑤⑦⑧/⑥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D.①④/②③⑤⑦/⑥⑧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