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2.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3.学习比喻在文章中的运用和重要作用。
能力测试
基础演练
1.加粗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王:w4ng
B.语人曰:我不能。 语:y)
C.王请度之! 度:d)
D.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 便:pi2n
2.释词、译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御:抵御,
--通过安抚百姓实行王道,没有谁能阻挡得了。
B.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易:换。宜:适宜
--我并不是吝惜钱财才拿只羊去替换牛,难怪百姓要说我吝啬哩。
C.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乃:是。
--没有关系,这正是仁爱之道,(因为您只)见到牛没有见到羊。
D.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独:难道。
--现在大王您一片仁心施于禽兽,而百姓却一无所得,这是什么原因呢?
3.释词、译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抑:难道。
--难道您要拿起武器,危害您的臣下和士兵,和诸侯结下深仇大恨,然后才快活吗?
B.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见:看见。见:被。
--一车木柴看不见,是不愿用视力;百姓不被爱护,是您不愿广施恩泽。
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及:推及。
--尊奉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奉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人家的孩子,那么,治理天下便可以像把一件小东西放在手掌上转动那么容易了。
D.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缘: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