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鲁人版必修五齐桓晋文之事 学案(4)
2017-2018学年鲁人版必修五齐桓晋文之事 学案(4)第5页

15.加"△"的"过"与"以"后均省略一词,请补出。

(1)"过"后省略的是( )

(2)"以"后省略的是( )

答案:(1)于 (2)之

16.对"王坐于堂上"的"坐"与"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二者均为动词,意义与现代相同。

B.前为连词(因为),后为动词。

C.前为动词,后为连词(因为)。

D.二者均为连词。

答案: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题。

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

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礻几。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五员亡,荆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郑曰:"盖是国也,地险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不足与举。"去郑而之许,见许公而问所之。许公不应,东南向而唾。五员再拜受赐,曰:"吾知所之矣。"因如吴。过于荆,至江上,欲涉,见一丈人,刺小船,方将渔,从而请焉。丈人度之,绝江。问其名族,则不肯告,解其剑以予丈人,曰:"此千金之剑也,愿献之丈人。"丈人不肯受,曰:"荆国之法,得五员者,爵执圭,禄万檐,金千镒。昔者子胥过,吾犹不取,今我何以予之千金剑为乎?"五员过于吴,使人求之江上,则不能得也。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每食必祭之,祝曰:"江上之丈人!"为矣,而无所以为之,其惟江上之丈人乎?

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其所宝者异也。

B.见一丈人,刺小船。

C.吾不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