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粮食征购队"。
列宁采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践马克思的设想。他牢牢地抓住了"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三个特征,却严重忽视了"生产力高度发达"这一基本前提,使得空有"共产主义"之名而无共产主义之实。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推行的经济政策引发了人们的严重不满,苏俄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现实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小结:PPT呈现此部分知识纲要。
过渡:面对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苏维埃政府一方面采用强硬的武力进攻手段镇压起义,另一方面列宁等人面直困难,出台了新经济政策。
二、 面对现实的实验
--新经济政策(1921-1928)
教师: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了第十次代表大会,会上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由此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粮食税政策实行后,由于农民对政府的不信任,粮食税的征收任然困难。本来粮食税的总量已经比余粮征集制政策下少多了,这样,城市的供应又出现了问题,巨大的粮食缺口无法解决。在这种情形下,当时的俄罗斯农村出现了一种被称为"背口袋"的人,他们从农村背着口袋贩粮,到城市偷偷地卖粮,这就解决了许多城市缺粮户的吃饭问题。由于城市粮食供给极不平衡,"黑市"的粮价被抬得很高。如果禁止这种"黑市",国家又没有粮食来解决城市居民的吃饭问题。所以,苏维埃政府被迫同意恢复自由贸易,也恢复了货币流通。原来靠政府的余粮征集制提供原料、维持工人生活的粮食的工厂,现在也无力开工。这样,苏维埃政府被迫允许企业由公有转化为私有,再大点的企业甚至允许租让给外国资本家经营。这些政策的被迫转变就构成了"新经济政策"。
PPT呈现资料:杰尔诺沃树"伊里奇之灯"
"在我们的家里装上了这么美妙的灯,这是过去任何一个政权都没有替我们做到的。但是苏维埃政权却做到了。为煤油和松明操心的日子已经过去了,现在可以安静地等待黄昏时刻的到来,看那灯光闪烁起来,照亮我们的农舍。心里是如此欢乐和愉快,禁不住要高声喊叫:苏维埃政权,你干得多么出色!"
问题4:结合教材65页表格和以上材料,概括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学生回答。
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问题5:列宁把新经济政策称之为对资本主义的"退却",请大家把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与马克思的设想作对比,指出列宁这样说的理由?
学生回答。
新经济政策允许私有制,利用市场调节,恢复了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新经济政策实施后,面对社会上涌现的许多富农、资本家,苏俄(联)出现了退团退党的热潮,他们质疑苏维埃政权的性质,认为社会主义的理想破灭了。
问题6:阅读教材65页阅读框,思考列宁的这种"退"是真的回到资本主义吗?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学生回答。
从列宁的思考中我们可以发现,他认识到在生产力还不发达的苏俄(联)存在一个过渡时期,用行政命令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试探着借助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所有制形式来发展生产力,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说明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