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知识线索
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古代中国官营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历史悠久,部门齐全,多种经营模式并存。明中后期,在私营手工业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古代中国商业不断发展。两宋时期,商人打破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官府取消了交易时间的限制,商业空前繁荣,对外贸易也得到发展。明清时期,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考点集训】
考点一 农业
1.(2019届江苏如东高三一检,1)《吕氏春秋·审时》载:"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齐民要术·种谷》中也有"顺天时,量地力,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的结论。这反映了古代农业具有( )
A.精耕细作的发展观 B.因地制宜的生产观
C.和谐统一的生态观 D.人定胜天的世界观
答案 C
2.(2018北京文综,13,4分)南宋初年,"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南方地区小麦价格暴涨,"农获其利,倍于种稻",小麦在南方大规模种植,南稻北麦的粮食作物分布格局被打破。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南迁的北方人民对面食的需求推动小麦种植
②《农政全书》的刊刻推广了先进的种植技术
③稻麦兼种技术的发展为小麦种植提供了条件
④曲辕犁开始从北方引入,促进生产效率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答案 B
3.(2016浙江文综,17,4分)在古代史家的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子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 )
A.土地过度集中 B.有田者无力可耕
C.小农户个体经营 D.地权与劳动者契合
答案 C
4.(2018天津文综,12,11分)(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下图可以看出,汉代粮食亩产已达到一定水平。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但从汉代到清中叶的两千年中,粮食亩产只增长了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