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历史高考新素养总复习北师大版讲义:选考部分 选考三 第2讲 Word版含答案
2020版历史高考新素养总复习北师大版讲义:选考部分 选考三 第2讲 Word版含答案第3页

2018全国Ⅰ卷 摘编自刘绪贻等主编《美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华盛顿"中立政策"和罗斯福"睦邻政策"基本特征的不同。(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斯福"睦邻政策"的作用及其实质。(11分) 说明(区别)类、说明(作用实质)类 华盛顿;罗斯福 1.从命题范围看:不拘泥于课标和考纲要求的知识点,去教材化(考查人物与选修教材所述人物无直接关联,个别人物在必修教材中涉及)。

2.从考查内容看:以中国历史人物特别是古代(唐、宋)和近代(晚清民国)重要历史人物(热点、争议、转型人物)为主(2017年全国Ⅲ卷考查现代人物),主要考查人物及其与所处时代重大事件的联系或评价人物。

3.从考查目标看:多采用概括类、评价(析)类设问,着重考查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人物所做事件的意义和不同时代对人物不同评价的原因(因素);考查古代杰出人物主要从人物的成就角度、考查近代杰出人物主要从社会变革角度、考查近代世界杰出人物主要从时代背景角度。

4.从材料出处看,以原始性文字材料为主,引文出处部分注明时间,隐含着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对时代背景有一定的暗示作用。 2018全国Ⅱ卷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娘子能够推动明、蒙双方取得和平局面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三娘子的历史功绩。(7分) 概括(原因)类、评价(功绩)类 三娘子 2018全国Ⅲ卷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唐宪宗平定"跋扈"藩镇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宪宗作为中兴之君,与唐太宗历史功绩的共同之处。(6分) 概括(原因)类、说明(区别)类 唐宪宗 2017全国Ⅰ卷 据《史记》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代儒者尊季札为"贤人"的原因。(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义。(8分) 概括(原因)类、分析(意义)类 (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 2017全国Ⅱ卷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颜回成为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颜回在后世受到尊崇的原因。(6分) 概括(原因)类、分析(原因)类 历代对颜回的评价 2017全国Ⅲ卷 摘编自金冲及等主编《陈云传》等 (1)根据材料,概括陈云的主要经济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的时代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陈云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贡献。(7分) 概括(背景)类、简述(贡献)类 (新中国)陈云对经济的调整 2016全国Ⅰ卷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高仙芝成为唐朝名将的时代背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高仙芝的功过。(6分) 概括(背景)类、评述类 (唐朝)高仙芝 2016全国Ⅱ卷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板桥画作的艺术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郑板桥艺术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7分) 概括(特点)类、背景类 (清朝)郑板桥 2016全国Ⅲ卷 据周天度《蔡元培传》 (1)根据材料,指出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推行校务改革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京大学校务改革的特点,并评价蔡元培的贡献。(11分) 概括(原因)类、概括(特点)类、评价类 (民国)蔡元培 2015全国Ⅰ卷 摘编自《元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丘处机的意见被成吉思汗接受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丘处机西行的意义。(9分) 原因类、作用(意义)类 (元代)丘处机、成吉思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