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春季高考研讨会讲座资料:生物第三场 2017全国卷Ⅰ分析
2019年北京春季高考研讨会讲座资料:生物第三场 2017全国卷Ⅰ分析第2页

双缩脲 NaOH溶液(双缩脲试剂A)的浓度为0.1g/ml,

CuSO4溶液(双缩脲试剂B)的浓度为0.01g/ml. 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蛋白质 在碱性环境下的Cu2+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的紫色反应.而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与双缩脲(H2NOC-NH-CONH2)结构相似的肽键,所以蛋白质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蓝色→紫色 碱性环境 区别:斐林试剂使用时,先将 NaOH溶液和CuSO4溶液混合(将4~5滴CuSO4溶液滴入2mlNaOH溶液中),而后立即使用:双缩脲试剂使用时,先加入NaOH溶液(2mL),振荡摇匀,造成碱性的反应环境,然后再加入3~4滴CuSO4溶液,振荡摇匀后观察现象. 斐林试剂 NaOH溶液称为斐林试剂甲,其浓度为0.1g/ml,

CuSO4溶液称为斐林试剂乙,其浓度为0.05g/ml 可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存在. 斐林试剂是新配制的Cu(OH)2溶液,它在加热条件下与醛基反应,被还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 颜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加热 醋酸洋红 乙酸和龙胆紫 碱性染液对染色体进行染色。醋酸洋红常被用作核、染色体的固定和染色剂 在煮沸的45%醋酸中加洋红使之饱和,再加入微量的铁离子,便使醋酸洋红材料在为醋酸固定的同时,洋红将核或染色体染成红色。呈碱性。 核或染色体可以被染成红色 补充:酸性(碱性)染色剂的界定并非由染料溶液的pH值决定的,而是根据染料物质中助色基团电离后所带的电荷来决定。一般来说,助色基团带正电荷的染色剂为碱性染色剂,反之则为酸性染色剂。

3学生易错预判:易错ACD项,原因是基础知识不牢。

4备考教学:教师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多自主归纳知识体系,围绕核心知识逐渐有序展开知识链、知识网的构建,实现知识的有序和关联。

3. 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

B. 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

C. 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

D. 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

【答案】C

【解析】1考核要点:【由信息的固化学习拓展为信息的获取与处理】从核心素养科学思维的角度考查学生信息的获取与处理能力、从核心素养科学探究角度考察学生对于实验结果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