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加来高中200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苏俄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新人教版)
海南省加来高中200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苏俄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新人教版)第5页

(1)使美国度过了 ,它虽然没有实现完全复兴和充分就业,但最终减轻了危机对美国 经济 的危害程度,加速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

(2)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 。它为美国广大普通百姓提供最低限度的经济安全保障,改善公众的生活状况,缓解了 经济 危机引发的 社会 危机,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 势力,是美国避免了走上法西斯道路。

(3)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 。 体系的初步建立,使社会弱势群体相当数量的成员首次享有法定的 经济 保护。

(4)罗斯福新政的一个更为重要的影响,是开创了 的新模式。美国经济从此进入一种 与 相结合的体制,形成了 。

2.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加强国家对 的干预和管制。新政通过 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固定下来,在未触动 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深刻的改造。

(教师版)

《苏俄经济政策》

【课标要求】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考纲要求】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w.w.w.302edu.c.o.m

2."斯大林模式"

【主要内容简介】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及目的: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后,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国内反革命势力发动武装叛乱;国外资本主义列强派遣军队进犯苏维埃俄国。(面临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攻势--急需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战胜敌人,巩固政权。)

(2)内容

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1919年,颁布了有关余粮收集制的法令。农民实际上是将粮食无偿交给国家。(影响:缓解了城市的饥荒,保证了对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成为扭转战局的一个关键因素;严重的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使工农联盟受到严重的损害。)

②工业: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1918年,颁布法令,将所有大型企业和部分中型企业及以后小型企业收归国有。

③流通:取消自由贸易,对粮食和主要消费品实行严格的配给制。通过消费合作社进行分配。④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不劳动者不得食(按需分配)

(3)特点:战时、共产主义

(4)结果: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战胜了敌人,到1920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基本结束

(5)评价:适应了战时的需要,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障;但该政策超越了苏俄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