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新设计人教版历史选修四讲义: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第2课 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新设计人教版历史选修四讲义: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第2课 Word版含答案第2页

  [深化理解] "贞观之治"的出现不是偶然,唐太宗作为开明君主吸取隋亡教训,以史为鉴;在思想上认识到"存百姓"的重要性,在隋朝基础上的制度创新,自己用人方面的不计前嫌,不拘一格,广开言路,从谏如流,开创了盛世局面。

  三、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

  1.背景

  (1)唐初,中国北方、西部少数民族经常骚扰边境。唐高祖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

  (2)唐太宗巩固统治后,开始经营边疆。

  2.措施

  (1)武力征讨:先分别讨伐,后采取"战而后和"的策略。

  (2)设置机构:在东突厥,设羁縻府州;在西突厥,设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

  (3)册封后嗣:630年,接受"天可汗"的尊称,册封西北各族首领后嗣。

  (4)和亲通婚:唐太宗派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和亲。

  3.影响:唐太宗的民族团结政策使少数民族首领愿意"世为唐臣"。

  [深化认知] 唐朝民族团结和发展的原因:

  (1)唐朝作为我国历史上的封建盛世之朝,为大规模开展民族交往提供了物质条件。

  (2)唐朝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也对周边各族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3)唐朝辽阔的疆域、发达的交通,都为中原与边疆的沟通、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

  (4)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四、开放的对外政策

  1.表现

  (1)积极开放的政策:交往的范围广,设置鸿胪寺作为接待各国使者的官方机构。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在中国居住、做官,与中国人通婚。

  (2)宽容的宗教政策:佛教经典大量传入中国,并被译为汉文,派玄奘到天竺取佛经。

  2.作用

  (1)唐太宗对外来文化采取开放的方针,为中国文化增添了多元的色彩。

  (2)使朝鲜、日本等国家得到发展,加快了日本的封建化进程。

  [知识点拨] 唐太宗对外政策的特点是对外开放,兼收并蓄。这一政策体现了大国、强国的气派,对待东西方文化十分大度和宽容。

  五、晚年的反省

  1.晚年的过失:鲜有纳谏,大修宫殿。

2.反省与自我评价:撰写《帝范》,反省过失;评价自己"功大过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