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在奏折中往往采用在"中体"中偷运西学的"移花接木"方法,给皇帝讲"比当变法"的道理。顽固派指责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
请回答:
①何谓"移花接木"?
②康有为在宣传维新变法时为什么要采取"移花接木"之法?
③如何评价康有为的"移花接木"之法?
四、思考与启迪:
1、洋务派、早期维新派、维新派之间有怎样的历史联系?三派的实践或主张最终结果如何?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
2、讨论:学习了此课,你对近代前期中国的思想历程有何认识?你觉得先进的中国人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你作为一个中学生应该怎样做?
五、巩固练习
1、(2005海南三亚)魏源编写《海国图志》一书的主要意图是
A 让中国人了解西方世界 B 提倡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C 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 为洋务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2、(江苏淮阴3月一模)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该变化反映了
A 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 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 有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D 对西方外交政策有对抗到和解
3、 2005全国III,17)中国近代第一次由政府选送留学生出国学习是在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洋务运动时期 D甲午中日战争以后
4、(2007上海,23.)右面是份
售书广告,其中有可能在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