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之族"的恶劣风气深恶痛绝。《师说》就是韩愈借送李蟠之文来抨击那些"耻学于师"的上层"士大夫之族",大力宣传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的文章。
(二)常识整理
古文运动
六朝以来,文坛上盛行骈文(以四字、六字为句,上下句相对,又叫"骈四俪六"),这种文体不重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导致文学创作中艳丽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为此,韩愈提倡恢复古文的传统,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逐渐形成了风气,所以后来就有了"古文运动"这个名称。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学者:求学的人。所以:用来……的、……的凭借。受:通“授”,传授。
……者,……也:表示判断。]
[知之: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其:代词,“他”。]
[乎:相当于“于”。闻:知道,懂得。师之:就是“以之为师”。师的意动用法,“以……为师”。师道:学习道理。师,名词作动词,
学习。庸:岂,哪。知:了解,知道。]
[是故:因此,
所以。无:无论,不分。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道:这里有风尚的意思。出:这里指超出。犹且:尚且,还。下:低于。耻: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