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高考探究课
【考情分析】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试题来源 材料引文出处 问题设计 设问方式 考点关键词 命题分析 2018全国Ⅰ卷 摘编自刘绪贻等主编《美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华盛顿"中立政策"和罗斯福"睦邻政策"基本特征的不同。(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斯福"睦邻政策"的作用及其实质。(11分) 说明(区别)类、说明(作用实质)类 华盛顿;罗斯福 1.从命题范围看:不拘泥于课标和考纲要求的知识点,去教材化(考查人物与选修教材所述人物无直接关联,个别人物在必修教材中涉及)。
2.从考查内容看:以中国历史人物特别是古代(唐、宋)和近代(晚清民国)重要历史人物(热点、争议、转型人物)为主(2017年全国Ⅲ卷考查现代人物),主要考查人物及其与所处时代重大事件的联系或评价人物。
3.从考查目标看:多采用概括类、评价(析)类设问,着重考查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人物所做事件的意义和不同时代对人物不同评价的原因(因素);考查古代杰出人物主要从人物的成就角度、考查近代杰出人物主要从社会变革角度、考查近代世界杰出人物主要从时代背景角度。
4.从材料出处看,以原始性文字材料为主,引文出处部分注明时间,隐含着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对时代背景有一定的暗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