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x+2<0即x<-2时,x+(x+2)f(x+2)≤5转化为:x+(x+2)•(-1)≤5
∴-2≤5,∴x<-2.综上x≤3/2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的解法,用函数来构造不等式,进而再解不等式,这是很常见的形式,不仅考查了不等式的解法,还考查了函数的相关性质和图象,综合性较强,转化要灵活,要求较高.
8.C
【解析】
【分析】
由已知中函数解析式f(x),我们易求出导函数f'(x)的解析式,然后根据函数f(x)有极值,方程f'(x)=x2﹣x+c=0没有实数解,构造关于c的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得到c的取值范围.
【详解】
∵f'(x)=x2﹣x+c,要使f(x)无极值,
则方程f'(x)=x2﹣x+c=0没有变号的实数解,
从而△=1﹣4c≤0,∴c≥1/4,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条件,导数在最大值,最小值问题中的应用,其中根据已知中函数的解析式,求出函数的导函数的解析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C
【解析】
【分析】
可分别以直线AC,AB为x,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根据条件便可求出点A,B,C,D的坐标,进而求出点E的坐标,从而得出向量(AE) ⃑,(EB) ⃑的坐标,这样进行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即可求出(AE) ⃑⋅(EB) ⃑的值.
【详解】
如图,分别以边AC,AB所在直线为x,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
A(0,0)B(0,6√2)C(6,0)D(3,3√2)
因为(AE) ⃑=1/2 (ED) ⃑,所以(AE) ⃑=1/3 (AD) ⃑
∴(AE) ⃑=(1,√2),E(1,√2),(EB) ⃑=(-1,5√2)
∴(AE) ⃑⋅(EB) ⃑=-1+10=9.故选:C.
【点睛】
考查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通过坐标解决向量问题的方法,能求平面上点的坐标,以及向量数乘的几何意义,数量积的坐标运算.
10.A
【解析】
分析:先将三角函数化为同名函数f(x)="sin"(2x+π/6)=sin(2x+π/2-π/3)=cos(2x-π/3)然后根据三角函数伸缩规则即可.
详解:由题可得:f(x)="sin"(2x+π/6)=sin(2x+π/2-π/3)=cos(2x-π/3),故只需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2/3倍即可得cos(3x-π/3),故选A.
点睛:考查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伸缩变换,对公式的正确运用是解题关键,属于中档题.
11.C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两向量平行,求得tanα,再根据诱导公式化简,最后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cosα,表示为tanα,最后代入即可求得结果.
详解:因为a ⃗//b ⃗,cosα=2sinα,解得tanα=1/2,原式=(-sinα+cosα)/(2cosα-sinα),然后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cosα化简为(-tanα+1)/(2-tanα)=(-1/2+1)/(2-1/2)=1/3,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以及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属于基础题型.
12.A
【解析】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