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一中 2018-2019学年学 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100所名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一中 2018-2019学年学 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B.表演艺术以说、学、逗、唱为手段

   C.乐器以管弦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

   D.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17.苏轼曾经感慨道:"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这反映了( )

   A.手抄本书籍在宋代已消失

   B.造纸术改变了书籍短缺的现象

   C.印刷术促进了文化传播

   D.宋人不重史学重诸子百家之说

   18.《后汉书·蔡伦传》:"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脂、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

   B.文字记载是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

   C.原料选择与降低造纸成本无关

   D.人类的需求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

   19.郭廷以在《近代中国史纲》中这样写道:"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材料中"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的思想家是( )

   A.李鸿章

   B.曾国藩

   C.康有为

   D.谭嗣同

   20.康有为认为:"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无体不立,无用不行,二者相需,缺一不可。今世之学者,非偏于此即偏于彼,徒相水火,难能成才。""泯中西之界,化新旧之门户。庶体用并举,人多通才"。其意图是( )

   A.彻底否定"中体西用"的文化思想观念

   B.以"中西会通"宣传西方近代政治思想

   C.以"中西会通"否定中国传统儒家文化

   D.完善"中体西用"思想以维护传统体制

   21.陈独秀在《爱国心与自觉心》中写道:"土地、人民、主权者,成立国家之形式耳。人民何故必建设国家?其目的在保障权利,共谋幸福,斯为成立国家之精神。"又说:"爱国者何?爱其惟保障吾人权利、谋益吾人幸福之团体也。"此论述旨在阐明( )

   A.爱国的前提是国家要保障人民权利

   B.国家应具备土地、人民、主权等形式

   C.国家创立的根本途径是缔结社会契约

   D.一国人民要自觉地热爱自己的国家

   22.流行语是指在某一时期、某一地域出现,并且广为流行的语汇或话语。流行语必定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记录着人类生活及其观念的变化。下列能体现20世纪初的时代特征的流行语是( )

   A.洋务、危机、新潮、革命

   B.改良、维新、立宪、政党

   C.革命、民主、共和、科学

   D.和平、新华、国华、光明

   23.孙中山认为,民国建立之后,三民主义只剩下一民主义了,并于1913年春演讲时称:"......不难以平和办法,逐渐促社会之改良。""一民主义"指的是(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24.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是工人劳动的产物,应归工人所有;孙中山以纺纱织布为例,认为棉布的制成除工人外,也离不开种植棉花的有关人员,因而其认为马克思的观点"忽略社会上其他各种有用分子的劳动",从而提出"民生问题才可说是社会进化的原动力"。据此可知( )

   A.二者都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弊端

   B.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C.民生主义源自剩余价值学说

   D.三民主义比马克思主义先进

   25.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人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毛泽东"领导中国起死回生"的关键是( )

   A.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B.制定了灵活的方针政策